以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2018-01-29 来源:教育部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林蕙青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正式推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在国内是第一次,在国际上也是第一次。这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努力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深入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
近年来,由教育部大力推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取得骄人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国高校和广大教师的心血与智慧,得到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的鼎力支持,特别是我们有一批有远见卓识的高水平大学的大校长们、一大批院士们、一大批教学名师们亲力亲为、引领带动,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向参与和支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的领导、老师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也向为这次会议成功举办付出辛勤工作的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刚才,吴岩同志代表教育部宣布了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结果,杨斌校长、叶朗教授、赵柱教授、黄红武厅长4位同志从不同角度,分别就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看大势:认清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坐标。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高等教育的地位日益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第一,强国建设呼唤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一目标,正像总书记深刻论述的那样,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等教育的目标更高了、任务更硬了、时间也更紧迫了。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对教育事业的总体部署,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以更大的力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通过输送高质量人才和输出高水平成果,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引领和支撑保障。
第二,人民需求期待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后大众化阶段,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开始成为每个人职业生涯的“基础教育”。从整体上看,我们的高等教育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距离,还不能充分的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多样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就要提供更多有选择的高等教育,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就要提供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让学生学有所获,实现更好的就业;就要提供更有特色的高等教育,不断探索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用一个版本克隆所有的大学;就要提供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以人民为中心,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红利。
第三,国际竞争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当前,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高等教育也开始冲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方阵,开始与国际高等教育最新发展同频共振。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交织交融,世界高等教育开始倾听中国的声音,开始融入中国的元素。我们必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不断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看趋势:认清新科技革命引发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
进入21世纪,以信息技术发展牵引的新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聚集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们要认真研究新科技革命已经和将要引发的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主动应对。
第一,新科技革命将催生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海洋技术等在内的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已经深刻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新一代产业和新业态的异军突起。本世纪初,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知识学习的设想,到今天已经成为现实,不过才十多年的时间。而信息技术本身还在不断的发展,从互联网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再到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渗透力、穿透力无比强大,近年来无数的实践证明,无论哪个领域忽略或拒绝信息技术的融入,都可能是毁灭性的,而各领域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已经产生了极大的融合效应与发展空间。
第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当今人类知识呈几何速度增长,大学不仅要关注教什么、怎么教,而更应该关注学生怎么学、学到什么、学的怎样、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是大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体现在理念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我们的大学教师都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教的东西,是不是学生想要的?我们的教法,是不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我们今天的教学,是不是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等等。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变得更迅捷,获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更大拓展。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对互联网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从互联网上得到的信息更为他们所接受。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改造教学,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大学和每位教师的重大考验和挑战。
第三,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变轨超车”。教育改变人生,网络改变教育。慕课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夺教育主导权、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和焦点领域,并日益成为争夺教育对象、进行价值输出的重要载体。弯道超车是在体制内跑,变轨超车是开辟新路径,是革命性变化。网上来云里去,我们就是要用“互联网+”、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大学教学的“变轨超车”,从形式的改变转变为方法的变革、从技术辅助手段转变为交织交融、从简单结合物理变化转变为深度融合化学反应,把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变成一种真正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变革。不仅关注课堂教学,也要关注实践教学,掀起一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变轨超车”。
三、看态势:认清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形势与任务
2012年以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慕课)作为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结合的产物,在世界上迅速兴起。教育部积极推动、高校主动作为、社会各方踊跃参与,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蓬勃发展,成果丰硕,成效显著。
一是已经建成了10多个全国性的慕课平台。460多所高校建设的3200多门慕课上线应用,其中超过200门慕课上线国际著名课程平台,我国慕课总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二是以跨区域、跨校、跨专业等各种形式组建的慕课联盟覆盖面逐步扩大。跨校、跨区域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学习等共享与应用模式不断涌现,大校带小校、强校带弱校,同心同向,共同发展。截至目前,已有5500万人次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慕课课程;有600万人次大学生通过“东西部高校共享课程联盟”、“好大学在线”联盟、“地方高校优课联盟”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获得慕课学分。
三是极大推动了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形式和环境。“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涌现出一大批善建慕课、善用慕课的教师,有许多院士、教学名师、长江学者担任主讲教师,一大批年青教师积极参与,慕课明星已经成为一些高校亮丽的风景。
四是管理制度和推进措施逐步完善。各地区、各高校陆续出台政策举措,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系,对现行的学籍管理、学分认定、课程管理、考评制度等进行修订,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提供了有效制度保障。
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和应用,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大范围共享。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线开放课程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优化、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前瞻性部署。
高等教育要抓住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机遇,因势而为,进一步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在线开放课程的普及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深刻变化,抓住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机遇,把建设与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意识、水平和能力。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实际,建立在线开放课程管理、激励和评价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职务考评、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重视数据安全及数据产权的保护,形成推进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第二,要继续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坚持“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调动高校、课程联盟、教学专家组织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性,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建设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在线开放课程和实验教学项目。到2020年,以国家名义认定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1000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在提高质量和推进公平上取得更大进展。这次入选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要继续加强建设,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学服务水平,扩大应用规模,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要在推广应用上取得突破。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各高校要紧紧抓住教师这个关键环节,对教师建设和应用在线开放课程有要求、有培训、有评价,及时总结并推广教师应用在线开放课程的典型案例,提高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个中心,加强对学生进行线上线下学习的指导,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体验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掌握在线学习的技术和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着力点,制订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开展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和学习过程认定,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要推进建设与应用的对外开放。鼓励高水平大学对外推广我国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打造中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品牌。要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优质课程,丰富我国课程资源。研究制订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相关标准,在慕课建设的模式、推广应用和标准制订等方面掌握国际话语权。
同志们,我们已经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继承发展、久久为功,写好奋进之笔、交出得意之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